都市至尊龙帅
  • 首页
  • 都市至尊龙帅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栏目分类

  • 都市至尊龙帅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 “莱西经验”蹲点记丨11岁,她住上了定制小屋
  • 强调性价比实用性 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化进军
  • 黄金将暴跌?又有机构加入看空阵营
  • 财通医药健康混合A,财通医药健康混合C: 关于以通讯方式召开财通医药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
  • 5天76.7万人次!江苏7家机场“五一”旅客吞吐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都市至尊龙帅 > 新闻动态 > “莱西经验”蹲点记丨11岁,她住上了定制小屋
“莱西经验”蹲点记丨11岁,她住上了定制小屋
发布日期:2025-10-12 01:09    点击次数:92

9月份开学,李荟(化名)就是一名初中生了。今年5月,11岁的她终于告别了“一家四口挤一个炕、缝纫机上写作业”的逼仄环境,住上了根据自己意愿定制的“爱心小屋”。

为李荟圆梦的,就是莱西市河头店镇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小雨滴”)。

近年来,河头店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创新机制,成功孵化包括小雨滴在内的38家社会组织,为“一老一小”群体送上贴心关怀,以创新模式打通了基层帮扶“最后一米”。

专属的小屋

背靠在小屋白色的书桌前,李荟黝黑的小脸上满是严肃,眼里泪光晶莹,嘴角却忍不住稍稍上扬。

屋子是今年5月份改造完工的。屋子的墙,屋里的书桌、书架、衣柜和床,所有的配色都是李荟自己选定的。开学就要上初中了(莱西市实行“五四”学制),这是她第一次拥有专属于自己的一方空间。

展开剩余84%

李荟今年11岁,两岁半的时候,爸爸查出尿毒症,“一年要住七八次院,一次就差不多40天。”奶奶和姥姥年纪大了,没法照顾她,妈妈李明萍分身乏术,等她长大一些后,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

“那时候村里有卖炸面鱼儿的,孩子5天只买5块钱的面鱼儿,等我回来一看,没吃完的那些都长毛了。”李明萍觉得最亏欠的就是孩子,“9岁那年,她瘦得只有30斤,真的是皮包骨了。”

李荟家有三间正房,平时一家三口睡在东屋,奶奶和姥姥年纪大了,每次来她家,四口人就都挤在一个炕上。爸爸有严重的失眠,只能搬到另外一个屋去住。

李荟的个人空间因此被压缩到极致,平时学习只能用妈妈的缝纫机当书桌。最让她感到不方便的,是没法儿跟姥姥的作息时间同步,“她睡得很早,也没法开灯”。能有间自己的小屋,成了她最迫切的愿望。

今年,小雨滴帮她把这个梦圆了:把东屋隔出一处空间后,投资1.2万元,为李荟打造了这间“爱心小屋”。这也是从2020年至今,依托妇联家庭成长计划,小雨滴为莱西市困境少年建成的第78个“爱心小屋”。

“一开始我们想改造西屋,但是那样的话,两位老人来了就没地方住了。”与记者同行的志愿者王宏伟说。

“这书是叔叔阿姨给我的,这个科学实验套装是暑假参加小雨滴活动时领的。”李荟很开心。

李明萍的心里更多的是感激,“孩子赶上好时代了,感谢小雨滴,这么多爱心人帮助咱,给孩子创造了好条件,要是靠我和她爸爸,不可能给她打造这么一个好房间。”

老来的福

8月14日上午,从水台村李荟家出来,王宏伟一行三人又赶到了高格庄村的王仁海家。

二儿子和儿媳在20多年前的一起车祸中离世,大儿子又患有精神疾病,王仁海和老伴早在2021年就被列入了小雨滴的志愿服务对象。

一进门,志愿者李英杰就拿起了扫帚,打扫屋里的卫生,另一名女志愿者拉着王仁海老伴的手,坐在炕上拉起了呱。

李英杰等志愿者不定期到访王仁海家,为他打扫卫生,陪他和老伴聊天。

“不光扫屋里,连院里、街上都扫,农忙的时候还帮我收玉米呢。”王仁海满脸笑容,“有定时来的,有不定时来的,满意,相当满意。”王仁海性格爽朗,虽然去年被查出患上了胆管癌,但他并不是很在意,“当时医生一判我的‘刑’,我就说,不要紧,只要让我少遭罪就行。”

话虽如此,这个病让王仁海的耐力下降,又不能着急上火,小雨滴的照护,给他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定时来的,是小雨滴请的护工,每周两次;不定时的,是王宏伟、李英杰这样的志愿者,时不时地还会给王仁海打个电话,问问有什么需求。有了这些照护,家里的活儿有人干,一帮年轻人经常登门,也让王仁海和老伴有了交流的对象。癌症治疗后,医保报销90%,民政又帮报销一部分,政府每月还给他200块钱的餐补。现在,他每三周到莱西市人民医院化疗一次,体重也从去年的110斤恢复到了如今的123斤。

跟王仁海一样享受小雨滴助老服务的,还有桑行新村村民黄克进。

8月14日上午10点半,桑行新村养老服务站准点开门。黄克进听见志愿者李晓娜叫到自己的号,走到服务窗口,接过塑料袋里装着的两个包子。

按照政策,70岁以上农村户籍的村民,每月前18顿每餐自费1元,18顿以后,每餐自费3元。黄克进今年73岁,两个包子只花了1块钱。“天热不愿意做饭,包子一个半斤多,我跟老伴一人一个就够了。”

除了包子,服务站还提供馒头和菜、粥。距11点半的下班时间还有20多分钟,保温泡沫箱就见底了,李晓娜转过身,把当天所有的食品留样,“各种菜品都要留样48小时”,以确保食品安全。

志愿者李晓娜正在给老人分发包子。

在河头店镇党委领导下,小雨滴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共建效应,创新成立“红色志愿服务联盟”,在9个新村设立养老服务站,自2020年至今,已累计办理养老助餐卡6000余张,服务助餐超25万人次。

“长大”的爱

扶幼助老,一切爱心的起点,要从8年前说起。那时的董金辉不会想到,自己的点滴爱心,竟能汇爱成河。

当时,董金辉还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一天,一名学生的姥姥找到他,问能不能缓交孩子的学费。

董金辉一问,原来老人的闺女和女婿都是残疾人,孩子从小跟着她长大。“我就想着让她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老人的话打动了董金辉,也让他关注到了机构里的贫困儿童。

“我当时就跟老人说,只要孩子愿意学,学费全免。”一开始,董金辉的想法很简单,找到自己的四五名同学,每人拿出一万块钱,打算资助6个孩子。可一调查,机构需要帮扶的困境儿童,竟有20名之多,“我们四五个人的力量,哪能帮那么多”。

就这样,2017年10月,小雨滴公益平台搭建了起来。

“我们就想像一滴小雨滴一样,虽然力量有限,但能用实际行动给一老一小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带来温暖与关怀。”令董金辉没想到的是,随着活动的开展,小雨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2018年,在河头店镇党委的支持培育下,莱西市首家公益组织党支部——河头店镇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成立。

为困境儿童打造“爱心小屋”,开设“四点半公益课堂”解决“放学后、下班前”真空地带的带娃难题;依托1个养老服务中心中央厨房,在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立助餐服务点,N名志愿者承担起送餐上门的任务,构建起覆盖广泛的15分钟养老助餐服务网络……小雨滴的志愿服务得到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不仅免费为其提供办公场所,还协调社会各界,先后同腾讯公益、省扶贫开发基金会、省慈善总会等合作实施“平安小课堂”“公益小天使”等项目。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助、团队自筹、志愿奉献等多种方式,小雨滴每年可筹集资金70多万元为全市700多名留守、困境儿童和老人提供志愿服务。

如今,小雨滴的志愿者群体已经从开始的四五个人,发展到2000多人。董金辉相信,靠着这颗“长大的爱心”,小雨滴的民生服务路将越走越宽广。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纪新慧 李伟志 李晓哲)

发布于:山东省

上一篇:强调性价比实用性 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化进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2025-10-12“莱西经验”蹲点记丨11岁,她住上了定制小屋
  • 2025-08-20强调性价比实用性 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化进军
  • 2025-07-07黄金将暴跌?又有机构加入看空阵营
  • 2025-06-25财通医药健康混合A,财通医药健康混合C: 关于以通讯方式召开财通医药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 2025-05-245天76.7万人次!江苏7家机场“五一”旅客吞吐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都市至尊龙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